2007年9月25日星期二

长裙流行 股市必跌?zz

近日拉开帷幕的纽约时装周显示,明年春季又将流行较长的裙子。这个趋势让许多人担忧,特别是股票经纪人。因为股市有一个大家都知道、却又不愿相信的理论:裙子的流行趋势会影响股市,裙子一旦变长,道琼斯指数就会下跌。

1920年,女装裙子变短,股市上扬;1929年股市崩盘,裙子变长。迷你裙的兴起,强化了裙摆理论。上世纪60年代迷你裙当道,股市强劲,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期,阿拉伯石油禁运导致美国经济不振,当时流行裙摆到脚踝的长裙。

不过,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,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迷信。

过去几年流行短裙,所以今年春季股市热翻天。今夏道琼斯平均指数达到14000点,裙线理论似乎得到证实。

最近数周,次级房贷危机、工作机会减少,经济前景不确定,造成股市下跌。巧的是,众多设计大师推出的明春裙装,裙摆都约在膝部,不算是短裙。纽约时尚潮流顾问公司DonegerGroup的创意总监大卫·沃尔夫说:“明年春季,较长的女装将让我们有回到1970年代的感觉。”[From:环球企业家在线]

不知道中国股市是否符合这一规律……

2007年9月9日星期日

吕俊:告别上投摩根之后zz

  跻身中国最优秀的投资人行列,吕俊的离职自然纷纷扰扰,除了微妙的公司政治,他的离去是否还有其他更多的原因?他如何总结和评价自己加盟上投摩根三年多的历程?离开上投之后,他会如市场所猜测的那样,转投私募吗?我们试图通过这样的交流,了解吕俊内心的真实世界。

爱恨交加的“公募”
  自入职投资界以来,吕俊便以无可争议的业绩傲视群雄。
  五年来,吕俊管理的基金业绩排名稳居同行业前25%,2004年加盟上投摩根之后,吕俊管理的中国优势基金,表现一直十分优异,截至8月24日,累计净值为5.9296元,并获得包括晨星2006年度基金等众多大奖;吕本人的投资天赋和管理才华也释放出绚丽华采。
  上投摩根旗下如上投阿尔法、成长先锋、内需动力等多支基金,也在业内闻名遐尔,创出不菲辉煌。
  对于给自己以及其他很多人提供了一个平台,以供这些人证明投资能力的公募基金业,吕显示出特别的情感。
  “但是现在,”话锋一转,吕俊显得有点激动,“公募基金越来越成为一个管道——把储蓄输送到证券市场的管道。”
  吕俊进一步分析,如果是在证券市场估值比较低,投资价值比较高的时候,这个管道输送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回报,使本来低估的市场回到正常的状态。但是到现在这种地步,姑且不去谈是否有泡沫,真实的情况是估值居高不下,以前投资的一些原则,比如低估值,持续高增长等,都已经无法坚持。
  “我现在怀疑,我们是否失去了投资的选择性?我们实际上不能选择不做股票。我们只是一个管道,我们只能把筹集来的钱直接输入到股市里面。而我们不能选择不要这个钱。”
  吕俊直言不讳地指出,当股市高估的时候,储蓄资金搬家难免存在风险。
  他描述了一种可能性:当股市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跌到比较低的位置,最后流进来的一笔钱,它的收益率还比不上储蓄利息。
  而基金经理可能正是“帮凶”。
  “如果要我们去干这种事,我们下得了手吗?但如果你在这个位置上,你就一定得干。” 对于目前这种问题是否有办法解决,吕俊做了否定的回答。
  他说,这是制度问题。“除非监管机关要求,所有的公募基金,暂时先控制一下规模,等市场稍微冷静一下。因为很明显,‘水龙头’就是公募基金。你看最近涨的这些蓝筹股,这个我估计除了基金就是基金了。所以,很多问题你现在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,这是制度的安排本身造成的。”
  吕俊指出,在当前的形势下,公募基金经理们正面临着一个问题:应不应该在泡沫产生的时候,去充当毁灭价值的工具。
  “当你充当了这个工具的时候,基金持有人是不会感谢你的。有一天,当你的基金从8元贬值到5元的时候,你看看网上的那些言论吧,肯定恨不得把你千刀万剐。”
  吕俊进而预言,当基金界走到那一步的时候,或许将有人为此承担罪责。
  “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,所以我激流勇退。”
  不过吕也认为,虽然目前市场相对估值偏高,但是毕竟还有很旺盛的动力,还会继续往上挺进。“公众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!而且并不完全是理性的。”
  吕自知这一席话,现在的人不一定听得进去,很难接受。但他不客气道,过个两三年就有可能会证实的。
  “当然最好不要证实喽!”吕俊笑言,“最好不要有人充当这些事的替罪羊,那是我们基金界的幸事。”
  时势造英雄这两年的大牛市,使得基金行业迅速发展。基金公司为了提升业绩,不惜重金聘请各路高手。一批基金经理更是走出幕后,频频亮相,堪称“明星基金经理”。
  基金经理在公司的价值创造中,真的占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吗?吕俊提出了他的不同看法。
  他觉得公募基金的价值,不能说是基金经理创造的。在这个观点上,吕比较认可证监会一位官员的观点:其实主要是你在这个位置上,你才能赚得到这么多钱。你不在这个位置上,你就赚不到这么多钱。是时势造英雄。

吕俊给记者做了一个案例分析
  两个案例:一个公司的销售员,在2005年底的时候,成功地说服了一位客户投资基金。第二件事,一个基金经理把他当年的业绩,从100%提升到120%。
  “你说这两件事,哪一个对基金持有人创造的价值更大?毫无疑问,是前面那个。”
  基金公司所谓的价值来源于哪里?来源于它为投资人创造的价值。基金公司只有在为投资人的创造的价值中,提取一部分,来作为自己的价值。
  那么在如何为投资人创造价值的这个过程中,公司整个团队发挥作用,是销售团队发挥的作用大呢,还是投资团队发挥的作用大?刚才那个例子证明了,其实销售团队贡献了压倒性、多数的价值。而基金经理创造的价值,事实上很少。
  “而我们基金经理里面呢?我可以说,100个人,有99个认为自己创造的价值更大。”
  吕俊认为,这是一个认识偏差所造成的。因为基金经理基于个人角度,不由得夸大了自己的重要性。而销售人员呢,往往由于错觉,也认为是基金经理创造的,实际上是他们创造的。
  “其实很多道理你要是想明白了,你就会发现,其实我们在价值创造中并不是那么重要,我们不应该高估自己在公募基金公司中的地位。”
  “所以,做两年下来,你就会发现,自己又没有地位,又没有自由,还没有钱。”
  我是一个“坏”典型吕俊笑言,自己在行业里面成为一个非常“坏”的范例。
  在吕之前,既做基金经理,又做投资总监,这样的兼职不多。但因为吕身兼两职,不仅自身业绩好,而且团队业绩也令人称赞,因而诸多基金公司以此为由,去说服他们的投资总监也作基金经理。
  “实际上,我是把这些哥们给害了。”
  吕俊表示,自己做得很辛苦,体力上消耗非常大。他一般只有50%的时间做投资,其它50%的时间用来管理团队。
  除了团队建设之外,吕还要疲于奔命于公司内部跨部门的沟通、销售,去见各级监管机关、银行及股东单位,行政事务耗费诸多时间。
  “我每天下班,都是七点半之后才能走。长此以往的话,我身体确实是吃不消。你要知道,其他的基金经理单做排名,都深感身体吃不消了。我还要做那么多的事情。”
  如此辛勤的劳动,成绩亦斐然。“我们每年都不止一只基金排在前面。而且是在总数不多的情况下,有好几只排在前面。”
  外界很多人担心,他走了之后,基金的业绩可能会有动荡。吕俊肯定地回答:不会。
  “我这个团队搭建的非常好。我们公司有个特点,从研究员提拔上来作基金经理之前,基本上在业界已经是成名的。甚至,我们的基金经理跟基金的性格都是匹配的。比如说,平衡型基金,我们找了为人本来就是平衡的,进取型就找进取的。”
  吕俊表示,这个团队凝聚了自己大量的心血,所以对他们非常有信心,他认为现在是可以放心离开的时候了。
  吕俊掰着手指说,如果要在这三样东西里做一个选择:身体健康,多赚钱,公募基金经理。“稀缺性”对他来说最高的是——身体健康。
  对于外界的不解:已经是副总经理、投资总监这样的职位了,为何还要离开?吕俊说:“做基金经理太累了,需要休息。”
  沉默片刻,吕俊坦言:“其实,我退位的想法较早就有了。”
  但是,因为公司后来还出了点其他的事,所以,为了配合监管机构搞清楚事实,他又坚持了一段时间。6月份,副总经理获批。8月初,公司的QDII业务获批。
  吕俊希望通过记者向公众强调:“QDII业务的批文意味着,我们公司的业务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而受到干扰。所以,我的辞职时间和QDII业务前后脚,也是选择过的。在这个时候,我可以放心地撤退了。那些传言的制造者,一定是圈子比较外围的人。其实只要会解读证监会的公告,是应该看得明白的。”

对话吕俊
  记者:外界都说你离开公募之后将转投私募,是这样吗?吕俊:我肯定不会和别的私募去合作。我可能自己创业,开个公司。这样的组织,应该是能够长期生存下去。能够生存于空头市场。这样比较自由。
  另外一方面,我做了这么多年,A股大概是怎么一回事我是清楚的。我是否需要把我一辈子的投资范围都局限在A股上面呢?还是稍微进取一点,放眼全球呢?我觉得完全可以在A股做好的基础之上,尝试一下其他的投资品种。去发展一下更高的投资水平。而且,不光是股票,我们可以把视野放得更远一点,做一些宏观投资,能够进行全球的布局。如果我一辈子呆在这里的话,可能就废掉了。
  我有这个野心要去投更广阔的市场。而且我相信,那也是人做的。我见过很多聪明人,我觉得我不比他们差。华人在华尔街也有做得很好的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更大的战场上去试试呢?我觉得挣钱,是你做事业的一个副产品,做事做成功了,自然会有钱。主要是做事做成功。有人说,基金经理百万年薪还不满足。这我觉得,他们都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,这是有问题的。没挣过百万年薪的人,好像觉得百万年薪挣得挺多的样子。
  钱呢,一开始不要弄得太多,毕竟还有一个学习的过程。我们对海外市场其他的东西,还要加深认识。这几年,在上投摩根,跟海外接触的比较多,包括今年5月份,我见到一位国外的朋友,我跟他说,我预计次按危机不会很快结束。现在预测08年底,会有 6000亿美元的次按,进入加息。第二个困难呢,如果在过去通缩时期,央行可以通过补充流动性来解决这个问题。但是现在全球的通胀在上升期。中国的通胀起来了,带动了全球的通胀。中国为全世界制造通胀。全球的通胀起来了,利息增加了。所以未来的几年市场,一定要学会做空头。如果不会做空头,就很难办。
  我现在处于这个阶段,就是蛮想试一试更深的水,蛮想开拓新的价值。当然我现在还不急,因为全球市场的机会太多了。所以,我现在最要紧的是把身体养好了。我这个信心实在太足了,我对我能不能赚到钱这一点太有信心了。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人拿钱追着我。单笔没有5000万以下的。
  记者:A股的游戏还能玩几年是吧?吕俊:对,我觉得它的这种动能还是存在的。因为资产注入,盈利增长都很强劲。另外一个就是储蓄搬家这个趋势。
  记者:你有没有什么钦佩的投资大师?吕俊:索罗斯吧。我觉得必要的时候,应该去使用杠杆,为什么不能呢?如果我看准了,我就应该使用。
  这几年来,各个基金都建立了一个严格的投资方法,所以,队伍内部可以互相支持。再一个,中国的人才实在是非常多,有投资天赋的人也非常多。他们有时候只是没有机会,或者说没有一个选拔机制把他们选拔出来。现在公募基金这种选拔机制,淘汰制,虽然非常残酷,但也非常有效。所以,他们现在能够及时地补上。
  记者:但是公募基金经理辞职这个潮流愈演愈烈的话,优秀人才都走了,那岂不是只有锻炼身手的人留在公募了?吕俊:事实上,用团队制的方法解决基金经理个人流动问题,是一个治本之策。我在走之前,已经在公司内部建立团队制。分成了两组,一组是稳健组,孙延群负责;一组是进取组,交给赵梓峰负责。这两种基金,以不同的风格去运作,以不同的风险偏好区分开。组内的成员呢,要求向核心品种学习,靠拢。我在走之前已经把这个团队的风格塑造好了。将来,其他部门也会采取各种形式来保证基金的业绩的,所以公募的业绩,不会受到个人的离职而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  再一个,公募是面对普通、大量投资者的产品。所谓,众口难调。你要是面面俱到,就是面面不到。所以对公募的业绩,也不要指望与指数差距太大。而私募就可以满足风险偏好比较高的,或者个性化的需求。这是同一个市场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。不存在一方的强大,要以另一方的衰弱来作为代价。
  事实上,当市场更加多样化的时候,对这个市场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。将来这个假如说,遇到熊市,谁去撑这个股价,可以指望的上的就是非公募性质的投资人。比如说,保险、私募等。另外,公募越来越集中在蓝筹股上面。那么其他类型的股票,比如小型股,重组股,创新类股票,这种公司应该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生存空间。如果大家都集中在公募上的话,大家都是“大象”。那会使大蓝筹有定价效应,而小型股没有。
  我觉得对冲基金或者私募基金的繁荣,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偿作用。就像一个森林里面,得有大树,也得有小草,还要有灌木。全长大树好像也不行。整个证券行业发展得非常快,流通市值从1万多亿,涨到7万多亿。所以行业内部的结构变动的也非常快。我们要有顺其自然的心态去面对。也知道,它为什么会这样发生。不用惊慌。
  记者:你离开之后,上投摩根整个风格应该有很大的变化?你是属于进取型的?吕俊:我个人是比较进取型的。我比较喜欢转折型股票,从坏的往好的转的。而且,在什么时候投资呢?有人比我还要靠前,比如王亚伟。他是刚转过来,甚至还没有转,就进了。我是已经转的比较明确了,才进去。三一重工是我最满意的股票。一年涨了9倍。一开始就是组合里面排名最高的股票。所以我的投资风格会比较喜欢这种转折型的股票。当然,成长型的股票我也会投。
  我个人认为我的投资风格是比较全面的。基本上所有类型的我都做过。所以为什么,连续5年,我都可以排在前百分之二十五,不同的市场我都可以赢,这是因为我没有特别的弱项。要知道连续5年都排在前面的概率是多少?实际上,达到这个概率的,市场上也就三、四个人吧。
  记者:前面大家对你的投资风格的误会挺大的吧?吕俊:其实我的投资优势最根基的还是建立在非常严密的逻辑之上的,有一点混淆的地方,我都不会去做的。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,如果我推断出应该要做,我就会做到位。因为在理性之外还有感性,还有其他很多干扰的因素。我心理上这种受影响的波动非常小。我是我们公司唯一一个心理曲线几乎没有变化的人,而且是属于强势进取型的人。[From]